【深度好文】论中专分流政策的不合理性

时间:2023-04-01   访问量:631

中专分流

我国的中职教育办学状况不如人意,不如意之处在于,学生的培养质量低,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国家亦不满意。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职学校中充满了失败主义的情绪,失败主义情绪和失败的学生培养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校的发展状况萎靡不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职学校的角色定位不清,其功能不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应当重新审视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学生培养的一般规律,取消普职分流政策,将职业教育的培养推迟到高中教育之后。

1中职学校发展失败的表相

我国的中职学校的发展总体上不如人意,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中职教育的认可度都很低。中职学校发展失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不符合市场需求。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在校学不到东西,学与不学的差异不大,他们毕业之后没有显著的就业优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唯一优势是年轻,学习快,容易上手,但其不稳定性构成与农民工竞争的比较劣势。因此,大量的中职学生毕业之后,多从事自由职业,或者与普通农民工一样进入到工厂流水线工作,与没有就读中职而早早辍学的同龄人别无差异。

二是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大。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普职分流而来的学生,是在中考竞争中处于底端的学生,他们的底子薄、基础差、不好管。进入职校之后,大量后进生聚集,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实际上处于隐形辍学的状态,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下课抽烟、喝酒、打架等现象层出不穷,学校要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都难,更何况是传授知识。

三是中职学校的老师情绪消极。中职学校的老师在面对难管和难教的学生时,他们感到无能无力,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相比于高中教育,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不过这种融洽的关系是以老师对学生妥协换来的,学生们不学习,老师们就与学生们做朋友,保证他们能够安心在学校待着不出事就好,但是学生却难以在学校中获得知识上的增进和能力上的成长。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中职学校发展得不错,主要是体现在学校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上,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活动占据学生的业余时间,避免他们不学习而闹事,所以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不错,但是仍然无法弥补学生学习不足和人才培养无力的缺陷。

在调研中,学校教师对于中职教育的培养不容乐观,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中职学生的认可度亦不高。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中职学生有几大问题:一是学习能力弱,在工作中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他们的理解能力差,不能很快掌握知识和技术;二是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于农民工,企业更喜欢年轻人,希望培养年轻人作为企业生产线上的管理人员,但是中职毕业的学生,普遍缺乏组织管理能力,无法胜任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三是缺乏定力,中职学生心性散漫,他们进入工厂工作不够稳定,很难长期坚持在生产线上工作,动不动就离职了。所以,中职学生不太为企业所接受。

2中职学校中失败主义情绪的根源

中职学校中弥漫着失败主义的情绪,学生学习无力,老师教学无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败主义的情绪,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职学校中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实际需求。理论化的教学与两个层面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一个层面是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与学校的教学方法存在张力。上文中已经提到,中职学生是通过中考分流而来的学生,他们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差,但是,在中职学校中,仍然采取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本身就不擅长学习理论知识,他们在职校中继续接受不擅长的学习方式,必然会进一步挫败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学生的挫败和消极又会致使教师的挫败和消极。

另一个层面是中职学校的职业定位与学校的教育方法不相适应。职业学校的定位是进行职业教育,即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凭借他们的技术技能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得的知识要符合市场需求。然而,中职学校中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既无法为学生所掌握,又不能在工作时进行直接转化,因此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职业学校的学习经历无法成为学生的比较优势,学生要重新在工作岗位中进行训练。因此,中职教育的教育意义并未体现出来。

二是中职学校要开展实践型教学缺乏一定的基础。中职学校之所以一直按照理论为的教学方式,既与教学理念有关,也与教育资源的限制有关。要开展实践型教学,一方面需要学校具备配备实训资源的能力,包括实训设备和实训空间,实训资源主要是用于课程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所在的区域内要具备相关专业产业集聚的条件,用于学生进行实习操作,同时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知识,在就学期间能够成为熟悉的专业人员。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学校的资源投入,我国中职学校的实训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基本每所职校中都拥有了实训大楼和实训设备。然而,由于大多数县城缺乏集聚的产业基础,学校无法及时地更新知识体系,知晓和把握市场最新的技术技能需求,同时不能满足学生实习训练的需求。学生要进行实习训练,基本上都要派往外地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而学生被派往外地实习,因缺乏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实习学生极易被当做廉价的劳动力所使用(学生工的补贴为正式员工的80%),原本应当在实习中学习的技能技术就会被忽略。如果中职学校所在地区有相应的产业基础,学生可以就近实习,在实习期间,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指导学生,而避免学生被当做廉价的劳动力使用。因此,缺乏产业基础使得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导向的实践型教学受到了限制。

三是中职教育处于教育系统鄙视链的底端位置。在教育体系中,存在一条教育鄙视链:985高校>211高校>一本学校>二本学校>三本学校>高职高专学校>中职学校>技工学校。鄙视链背后内涵的逻辑是脑力劳动甚于体力劳动,老百姓将读本科和专科进行了朴实的比较,即读本科可以坐办公室,读专科只能打工,读职校和技校就只能在流水线上做苦力了。因此,在这条鄙视链中,职校是被看做流水线苦力活的代言词,只要读了职校,就只能到生产线上做体力劳动了。也就是说,即使中职学校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市场所需要的一线工人,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比较差异之下,社会意识对于职业教育仍然是不可接受的。更何况,中职毕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严格而专业的训练,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学生毕业之后不易找到好工作,同时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就读中职之后不明朗的未来,使得中职教育不为人待见。

3产业发展的变化与高中教育的意义

如果中职教育要满足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就要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变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已经开始逐步实行“机器换人”和黑灯工厂,大力推行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意味着我国劳动力要随之进行转型升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对于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质量要求提高,生产线上的诸多环节将人工替换成为机器手,只有少量环节需要人力操作,企业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维修人员,而这类工人需要了解机器的运作知识,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能密集型工人,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知识和技术,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

问题在于,中职学校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出知识密集型和技能密集型的工人。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两方面的特性使得他们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变化: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初中理论知识的基础差、底子薄,在进入职校之后,难以跟上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系统知识体系的基础和能力,按照他们既有的基础,他们要学会复杂的操作相当艰难,更难以习得终生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压力,他们本身在初中时期就是处于边缘状态,任由自生自灭,在进入职校之后,由于职业学校对他们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学生的自由度高,不论是日常学习还是毕业时,对他们只是底线要求,没有排名,没有竞争,缺乏严格考核和竞争激励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在职校的学习没有压力,缺乏积极上进学习技能知识的主动性。然而,智能制造时代所需要的工人,必须要拥有专业而系统的知识储备,同时具有精湛的技术能力,才能胜任现代工厂的需求。显然,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动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无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的需要。

在调研中,企业和学校一致认可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经历过高考的学生和没有经历高考的学生相比差异很大,经历过高考的学生,由于存在高考压力,学校管理严格,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在严格的高中教育阶段都得以改变和根除,逐渐变得自律和自觉。同时,学生不论成绩好坏,学校里统一的教育模式都能够让他们多少学得一些知识,对于一些概念有所知晓,由此培养了他们稳定的心性和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经历过高考之后,高中生进行分流,部分学生进入到本科院校,部分学生进入到职业院校,这种分流是分工上的差异,而不是等级上的差别。进入到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偏向于技能培养为主,因为高中阶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高职阶段,他们就容易以既有知识作为基础,迅速理解和学习技能技术知识。在毕业时,他们的年龄在22岁左右,心性更加稳定,自律自觉的习惯也已稳定,在就业时也不会像中职生一样“跳脱”。

4普职分流的不合理之处

从中职教育的失败和产业发展的转型来看,我国的普职分流政策是一项不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和教育发展实情的政策,这项政策既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回应我国产业转型的需要,而且还激化了我国的教育矛盾,扰乱了家庭正常的生产秩序。

普职分流的本质是将高考的竞争压力向中考推移,由于中职自身的失败和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不自信,家长们为了避免子女在普职分流政策之下被分到中职学校就读,所以疯狂为子女“施压”,通过购买教育服务、参与子女学习过程等方式提升子女在中小学阶段的竞争力,确保他们能够考上普通高中,如此才有机会上大学。比如,浙江上虞某职高的一名学生,在初中三年里,父母为了让他考上高中,花了将近20万元的补课费补课,结果最终还是因一分之差进了职高。武汉某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因担心儿子考不上普通高中而惴惴不安。大量的家庭担心子女不能上普通高中,从而将陪读的时间提前至初中阶段,一些母亲为了陪读而放弃工作。普职分流的政策,不仅激化了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教育竞争,而且扰乱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正常秩序。

相关文章标签
广州中专 广州技工学校 中专生高考 考不上高中 中考落榜生 中专升学
在线报名
微信咨询
返回